2025年1月20日为大寒日。此时节,寒野苍茫,天寒地坼,朔风裹着冷意呼啸而来,河流湖泊多被坚冰覆盖,暗藏的生机在冰霜里萌芽,青松翠柏劲韧常青,空气中似有梅香浮动。至此,节气轮转了一圈,准备开始新一年的轮回。
严冬将尽,春归有期
以五天为一候,古人将大寒分为三候:一候鸡始乳;二候征鸟厉疾;三候水泽腹坚。此时节,母鸡感知春意,开始抱卵孕育小鸡;鹰隼等飞鸟盘旋空中,凌厉的目光注视着大地,以迅猛的“身手”寻找着新的收获;如果说立冬之时的“冻”,如同冰冻在肤,而大寒之时的“冻”则如同冰冻入腹——此时冰一直冻到水域中央,且厚实坚硬。在古代,此时正是采冰的好时机,人们开始凿冰储存,以备来年选用。
“大寒到极点,日后天渐暖。”大寒节气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。此时天气严寒,然而物极必反,冻到极点,便也意味着冬季行将结束,寒尽春将生——“残雪暗随冰笋滴,新春偷向柳梢归”,寂静的天地间,阳气徐徐回升,坚硬的冰层下,春水悄然萌动,大地悄悄回暖,春的讯息已在路上。
大寒迎年,食糯暖身
俗话说“小寒忙买办,大寒要过年。”进入大寒,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,民间有“大寒迎年”的说法,人们开始准备年货、制作年肴,浓浓的年味在大街小巷弥漫开来。
“小寒大寒,无风自寒。”大寒当天,自古有“食糯”的习俗,也就是糯米做的食物。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——将糯米蒸熟,拌以糖、油、桂花,倒入装有红枣、薏米、莲子、桂圆等果料的器具内,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可。八宝饭色彩缤纷,味道甜美,象征着甜蜜、喜庆和吉祥,是节日和待客的佳品。在广东,人们常在大寒时节用瓦锅蒸煮糯米饭,以滋补御寒。北京等地有吃消寒糕的习俗,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,以糯米为主料,加入核桃仁、红枣、桂圆肉等。旧时,老百姓大寒这天吃消寒糕,既有驱散寒冷之意,还有“年高”之意,讨个吉祥如意、年年平安、步步高升的好彩头。